7月6日一早。
(资料图片)
河北省杂技团天缘剧场。
舞台,靠近观众席一侧,一辆自行车,一根吊索,自行车两侧各叠两人,小演员在空中翻腾三百六十度,落在自行车上两人搭成的“手扣”上,然后稳稳站起……
几次小演员都砸在两人肩上,让在一旁指导的陈书镇心疼不已。“你们两个人要主动迎上去,这样能减少小孩砸在肩膀上的疼痛感”,排练间隙,陈书镇边说边演示接人技巧。
从杂技演员一路走来的陈书镇,有着高超的杂技技巧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在指导演员们坛子功技巧时,更是亲身示范。虽早已卸下“戎装”,但大开大合、优雅流畅的动作,矫健、灵动的身姿,依然能见其当年风采。
陈书镇,河北省杂技家协会主席,曾任河北省杂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先后获得过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银狮奖”、全国杂技比赛“铜狮奖”“优秀表演奖”、意大利米兰世界马戏艺术节“铜奖”等。他主持创作的《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诗画韵——蹬伞》《行车蹬人》《粉墨雅韵——晃梯顶技》《蔬菜总动员》《博回蓝天——女子集体车技》等节目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银狮奖”,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马戏节“银奖”多项荣誉。
1968年出生的陈书镇,老家沧州肃宁,历史悠久,戏曲、杂技土壤丰厚。陈书镇的父亲是京剧武生演员,7岁时,他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京剧。按照父亲的规划,他的正常人生轨迹,大概会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陈书镇接受采访
然而,奇妙的人生似乎从来都不是规划出来的。
陈书镇沿着父亲的规划之路走了没多久,1978年,10岁的他考入了河北省艺术学校,原本想学京剧,可由于年龄太小,只能进杂技科。父亲的意思,先练两年杂技,再转回京剧科,学习京剧。可在陈书镇眼里,杂技跟戏曲、舞蹈都不同,杂技是以“技”为核的。“我一练就喜欢上了。”陈书镇说,“觉着杂技太有魅力了。”
1997年,《圣坛祭》获得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陈书镇就跟父亲说,我就练杂技了,“有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的老师,还有一帮小伙伴,氛围特别好”。父亲没有强行阻拦,最终尊重了他的选择。
就这么,当年那个学京剧的孩子,歪打正着,干了杂技,再没离开。
技术全面,功底扎实,以翻跟头见长,练习顶坛子科目……1983年,陈书镇艺校毕业,因表现优秀,分到了河北省杂技团。
那是个信奉技艺为上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杂技人信奉一招鲜吃遍天。“当时论纯技巧性的节目里边,我现在回忆起《巧耍花坛》,还是觉着很经典的。”陈书镇说。
但那也是个人心思变,要求变革的年代。80年代末,河北省杂技团开始了最大的一次变革。边发吉竞选为团长之后,河北省杂技团在短短几年享誉世界各地,足迹遍布全球。这个时期是杂技团的高光时刻,也是陈书镇收获最大的时期。他主演的《巧耍花坛》《圣坛祭》先后分别荣获全国杂技节比赛“铜奖”、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等多项奖项。
1997年,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圣坛祭》演出现场
“那个时候老师讲究‘一招鲜吃遍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或者专项,每一个人都有指导老师,有专业规划,继续延续着在艺校的作风,既有日常训练,也要看书学习等等。”陈书镇说。
传统的坛子功以文活见长,在《巧耍花坛》表演中,陈书镇文活武使,借鉴了很多戏曲元素,如《林冲夜奔》的经典动作。
陈书镇不满足于一招鲜,他力求招招鲜。他将所有的招式、技巧完全融入整个表演过程当中,所有动作无缝连接,一气呵成,打破了过去杂技演一个技巧要亮个相的传统,在全国引起轰动。
1997年,《圣坛祭》获得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1995年,第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距离比赛还有四五个月时间。“原定参赛的演员在训练中受伤没法参加比赛了,领导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上,但不能是原来的《巧耍花坛》,团里就在《巧耍花坛》的基础上,创排了《圣坛祭》。”陈书镇回忆说。当时已经参加了很多次国内国外的比赛,按照杂技演员的年龄,陈书镇已经过了比赛的黄金期。《圣坛祭》融入了古老部落圣坛祭天的主题,要在直径1.8至2米的大树根上完成顶坛子的所有技巧,技巧难度也有了提升,表演难度提升了不少。时间紧,任务重,陈书镇日夜练习、刻苦训练,最终凭借惊艳的表演,在尺寸之间,将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再次为之倾倒。
舞台,是演员绽放生命之光的圣地。“对于一个演员来讲,给了你这个平台,那你就要克服一切困难。”
舞台带来荣耀,也带来意想不到的考验。考验,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狮子舞》的一场演出中,陈书镇表演“前空翻骑狮子”时,脚缠到了狮子皮上,崴了脚,表演间隙,他敷上冰袋勒上绷带,简单处理后继续上台,等到结束后脚已肿得走不了路。“只要是能上台的就一定会坚持下来。”在陈书镇看来,“轻伤不下火线”是杂技演员最基本的素养。
距离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还有7天。陈书镇练习“前空翻接砸脖”动作时,瓷制的坛子砸在了脑袋上,坛子碎了,脑袋当场就流血了,去医院缝了针。“比赛的时候怎么办?该咋演咋演,用墨汁染了染头,毫不犹豫就上去了。这没有什么,因为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你,当时你代表的是河北。”陈书镇说,如果说受伤了就不参加比赛了,这不是河北人的性格。
杂技演出
“每天30美元,去不去?”二三十年前,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有一次,团长问,有个去挪威的商演,时间两年,每天约30美元,去不去?陈书镇当时没有丝毫犹豫,说不去,要留下来训练,参加比赛,“作为一个杂技演员,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在自己最好的年龄、最好的年华,要做出成绩来”。
从《狮子舞》,到《巧耍花坛》,再到《圣坛祭》,陈书镇认识到,除了技巧,杂技还要与舞蹈、戏曲等其他姊妹艺术相融合。陈书镇特别注重对戏曲、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出去,陈书镇会带一本古诗词,除了演出,一定会留在房间里读唐诗宋词,加深文化修养。用他的话说,用文化作为支撑,才能展现出作品的完整性,增强观赏性,老百姓才能够更好地观赏。
“河北是杂技之乡,对于我来说,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保住河北杂技之乡的这个名声。”
2001年,陈书镇经过竞聘做了河北省杂技团团长,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市场、人才、作品缺一不可,最迫切的是人才培养和作品创作。
从演员到团长,20余年时间,陈书镇对杂技有了更加深刻而独特的理解:杂技,杂,也是融。
就任团长的第二年,陈书镇就开始了人才培养。
陈书镇传授技艺
“杂技团的女孩,出门一定要化化小妆。作为演员,要把最美的一面带给观众。”那一年,杂技团从全省招了60余个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包括舞蹈、文化课,甚至礼仪等等,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这批孩子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在外地演出时,经常有人到后台找他们做工作,说到我们这儿来吧,待遇好。”后来很多人被挖走了,陈书镇既惋惜、无奈,又很高兴,河北因此成了杂技人才的输送地,杂技之乡的名声也传出去了。
杂技演员艺术青春短、训练周期长,是个老难题。2013年,河北省杂技团创排了全国首台杂技儿童剧《蔬菜总动员》,市场反应好、观众喜欢,杂技演员艺术生命在舞台上得到了延续。“儿童杂技剧不需要那么高的杂技水平,老杂技演员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掌握着一定的杂技技巧,能在儿童剧上开展二次创作,实现二次辉煌,有效缓解了杂技演员训练周期长,艺术青春短的问题。现在有很多老演员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最大的一个50多岁了。”陈书镇说。此后,杂技团陆续创排了《白雪公主》《绿色动员令——垃圾分类》等杂技儿童剧,取得了不错反响。
后起之秀
中国杂技、河北杂技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陈书镇眼里,杂技是最有烟火气的。杂技如何更好地创新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是整个杂技界都在探索的问题,“过去的杂技就是单一的以技巧为核心的艺术品种,以肢体艺术为主,现在的杂技不一样了,已经开始排剧了,追求好看、好听、好玩”。
杂技要把其他姊妹艺术,融到自己身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魅力,是陈书镇一直践行的理念。他说“现在创排一部杂技剧,要有创意,要有剧本,导演要二度创作,二度创作过程中还要将服化道、舞美景全部融入其中”。譬如,《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把技巧、舞蹈、造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加入舞美、灯光、服饰、音乐等元素,“将近20个女孩子,漂亮、青春,引起很大轰动,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唯一一次评委全部起立鼓掌的节目”,这个节目荣获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金奖”。
省杂技团《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获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
再譬如,第十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节目《行车蹬人》,动静结合,四个姑娘分别骑着四辆自行车飞快地转圈,每辆车子分别搭着一个“顶篷”,上边各躺一位姑娘,不停地将另外四个姑娘蹬向空中,行进中完成蹬人互换等高难度动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车技与蹬技的融合。
此外,《诗画韵——蹬伞》获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国际马戏节“银奖”、意大利拉提娜国际马戏节“铜奖”。《追星逐月——流星》《女子造型》《粉墨雅韵——晃梯顶技》《地圈》等节目均获多项奖项,受到广泛好评。
“我现在想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特别好。对我们来说,就一个字‘干’。”
2022年,陈书镇从河北省杂技团上任河北省杂技家协会主席,也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服务好全省杂技人,整合河北所有有效的杂技力量,不管是国有的、民营的,甚至是个体的,形成公有与民营互补的状态,推动河北杂技的发展。
一股绳没有什么劲,两股绳要拧在一起就会产生变化。一次开会,陈书镇了解到,省内有一个杂技团,近几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培养也出现一些问题,对一个国有院团来说,是比较致命的。而在吴桥有一所杂技学校,有五十几个学生,但出口不足。
陈书镇传授技艺
能不能将他们联合起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陈书镇立马行动起来,分别与学校、杂技团沟通,打算形成互补状态,他说“这种联合对促进杂技团和杂技学校的发展是绝对有意义的。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
杂技是特别独特的一种表演艺术,它努力跟进时代,融入时代,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今年,省杂技团以雄安新区为背景创作的剧目,有了很多变化,例如白洋淀有芦苇,我们就把芦苇作为道具转化到舞台上。技巧还是杂技的技巧,通过道具的转化和技巧的设计,让其更符合剧情要求和需要,实景和虚景结合,人景合一。”陈书镇说,这么好的时代,要干出成绩来,让河北杂技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让杂技的路越走越宽,生命力越来越强。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闫德见)
(本稿演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其余由王宏飞、常曌宇、刘天宇、冯钰娇摄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