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又开始跌跌不休。
相对于大家的预期,政策的利好并不够重磅,市场看起来也并不认账,从2021年核心资产破灭以来,不少朋友的账户已经熊了快三年,忍耐快要到了一个极限。
再加上今年的市场主打一个祛魅,过去几年强势的几条线,大盘、成长、主动权益,有一个算一个崩的都特别惨。
(相关资料图)
到现在渐渐演变成了,凡是机构重仓的风向都要挨揍,凡是机构踏空的方向都有超额,专治各种不服,这大概就是今年的打法。
所以,但凡今年能赚到钱的基金,无外乎押中了三条线,要么是市值下沉,在小盘股甚至微盘股指数的成分股里掘金的;要么是坚守低估值,等来价值回归的;要么就是直接搞指数,最多靠量化拿来增厚超额的。
如果能同时选中这三条线,体验就会好很多,比如1000价值ETF(562530),截止到8月11日今年收益13个点,兼顾了小市值、低估值、指数三个方向,成为了Smart贝塔指数里表现比较亮眼的存在。
01
今年的三条主线
说回今年的三条主线,想必大家也都有体会。
今年小盘股继续强势,这轮小市值行情从2021年2月核心资产泡沫破裂之后,已悄然进行了2年多。
在2021年2月10日到2023年8月9日的这段时间里,代表小盘的中证1000取得了2.69%的正收益,跑赢了沪深300指数30多个点。
如果复盘过往经验,我们发现大小市值的风格切换大概会有3-4年的周期,站在当下可能还会有2年左右的强势时光。
之前听基金经理路演也提到过,量化基金对市场风格的观测指标之一,就是统计机构投资者对不同市值上市公司的调研情况。
一般情况下,机构调研数据会提前1年左右反映大小市值的风格走势,比如2020年核心资产如日中天之时,机构已经增加了对中市值,甚至小市值上市公司的调研频率,转过年来市场风格果然发现了切换。
而在2016年,爆炒小市值的记忆还没走远,机构也默默加大了对大市值公司的调研,果不其然在2017年走出了一波沪深300的大行情。
这个指标很好用,而且目前来看,机构观测的重点依然还在中小盘,暂时没有切换的迹象,在国内流动性水平依然宽裕,政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强的环境下,小盘指数继续维持强势,也是可以期待的。
除了小盘压制大盘之外,今年另一个主线是价值压倒成长。
“沿着最景气的主线寻找成长股”,这个思路现在不管用了,前几年的成长猎手最近也都有些难熬,连量化基金也在尽量回避成长因子。
取而代之的是,价值因子牛起来了。
这让坚持低估值的基金经理扬眉吐气,也让大家发现,毫不性感的低估值“烂臭”,在熊市里的体验竟然这么好。
我统计了成长和价值不同风格指数今年的收益情况,价值风格今年全部正收益,成了许多资金的避风港,现在不少人在低估值板块挖呀挖呀挖。
最后,我用东方财富Choice梳理了一波不同类型基金的份额变动情况,二季度混合型基金份额流出2700多亿,股票型基金却净流入将近200亿份。
我们知道混合型基金全部都是主动权益,而股票型基金绝大部分是指数基金,这一增一减,代表着资金对指数基金和主动权益截然相反的态度。
大家想明白了,基金经理风格漂移、离职的风险完全不可控,相比之下还是指数基金更安全,作为工具也更加透明。
所以大家纷纷涌进了指数基金,希望借此完成更舒适的资产配置。
02
踩中三条主线的基金
就像前文提到的,中证智选1000价值稳健指数精准贴合了今年小盘、低估、指数化投资的主线,成为了非常不错的资产配置工具。
这个指数以中证1000指数为样本空间,采用质量、价值、波动率等因子进行选样和加权,筛选出150只成分股,超过半数的成分股市值分布在100亿以下。
相比中证1000,它的估值更低、波动率更小。
不论是成立以来还是从近十年、近三年的波动率来看,1000价值稳健均要小于中证1000,比如近三年1000价值稳健的波动率不到19%,而中证1000的波动率则超过21%。
另外,1000价值在选股上更突出价值因子和红利因子,所以市盈率、市净率也同样低于中证1000,分红率也比中证1000要高。
所以,它的长期表现要远远好于中证1000,从近十年来个指数的表现来看,1000价值稳健相对中证1000的超额收益比较明显,近五年的年化收益要比中证1000高出近7个点。
开头讲过的1000价值ETF是投资这个指数的场内工具,如今场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中证智选1000价值稳健策略ETF联接基金(A类018732;C类018733)紧紧抓住今年的主线。
03
最后的话
市场的风格总在不断变化,不论是价值、成长,还是大盘、小盘。
一味的追求热点并不一定能够获得超额的收益。
很多时候,放平心态,选择一只相对靠谱的指数定投持有,其实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标签: